首页 > 新聞 > 正文

鍾小健料“衛星場”結業將掀骨牌效應

發布時間:2025-06-17 | 新聞
A- A+ 分享: 閱讀量:2469


本澳11間“衛星場”將於年底前結束經營,政府估算有約160間商戶受到直接影響。澳門地產業總商會會長鍾小健預計將產生骨牌效應,波及更大片區,新口岸作為重災區接下來將會有連鎖反應,認為未來該區的樓價和地舖租金不樂觀。鍾小健出席公開場合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到,如今經濟是25年來的最低潮,疫情至今已六年,房地產屬最艱難行業,尤其是“衛星場”將於年底結業清場,已對房地產業帶來震動,消息公佈當天即出現十多宗退訂的情況。認為情況非短期內能解決或即時恢復,相信連鎖效應會慢慢顯現。「就像一盞燈滅了,光線輻射消失,人流就會減少。」但相信政府會妥善處理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面對當前形勢,他指出,市場普遍持觀望態度,“大家都人心惶惶,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。”現階段希望政府出台刺激政策,重振消費信心,發揮政策作為地區經濟“有形之手”的主導作用,從而帶動市場這隻“無形之手”發揮其調節功能。


具體建議而言,鍾小健認為首要是招商引資,他提到香港近年來在招商引資方面成效顯著,相比之下,澳門目前仍在靜觀其變,但有信心特區政府將會厚積薄發,一旦行動可能一鳴驚人。尤其是新任特首上任以來展現出積極態度,廣聽民意,並明確表態關心澳門整體經濟發展。外界對其領導能力充滿信心,認為在其帶領下,加上中央政府的支持,澳門一定能走出困境。作為祖國的“掌上明珠”,澳門是“一國兩制”實踐的成功典範,雖然目前面臨短期困難,但長期而言必將持續繁榮,“一國兩制”也必定成功。談及未來幾年的經濟情況,他強調,若現行政策不加以調整,經濟恐難以提振,甚至進一步下滑。這不僅是澳門自身問題,更是受到國際大環境影響。因此,澳門必須自強不息,通過政策創新與推動,積極應對全球不確定性。特別是在樓市方面,作為經濟的“晴雨表”,牽動60多個行業的發展。樓市穩定與否直接影響就業、地區發展、人口結構與土地資源等關鍵因素。當前就業環境艱難,企業與城市發展均受國際局勢波及,因此更需要政府主動介入,制定有利政策,推動樓市健康發展。進一步而言,僅靠減免稅收無法有效提振民生經濟,真正的動力來自於政策設計與頂層規劃。正如1979年改革開放初期,國家通過高速公路建設、土地升值等政策,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。同樣地,澳門也需進行系統性的政策佈局,由政府統籌規劃,做好頂層設計,各部門協同落實,才能推動整體經濟復甦。






相關新聞
loading...
熱門資訊
loading...
本周點擊榜
    loading...
点击右上角...
點擊 分享給朋友